第十一章 伽利略的戏份被抢了

涸平的一天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武林中文网 www.50zw.so,最快更新大明的回响最新章节!

    “之前我们学习了何为速度,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思考题,请问一个物体下落的速度和这个物体自身的重量有没有关系。”姚广孝在下课之前给学生们布置了这个思考问题。

    当然,这个事情并不是姚广孝他自己发现的。

    是朱棣废了好大的功夫才引导着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看到那违背常理的一幕时,姚广孝直接把下巴都惊掉了。这也让他成为了第一个发现自由落体中奥妙的本土大明人。

    最近朱棣很闲,在家没事就逗逗孩子,偶尔去学院视察一下工作,甚至还能在姚广孝面前装一装B,小日子是相当的惬意。

    “当然是重量越大,下落得越快了,这还用想?”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这没什么好想的,只有一少部分人还在低头沉思。

    姚广孝笑着问道:“那如果是把一块重量大的石头和一块重量小的石头绑在一起会怎么样?”

    “那当然是会比之前都要快。”

    “可是按你们的思路,重量小的石头下落速度本身比重量大的石头速度慢,那它难道不会拖累大石头的速度吗?”

    “这...”学生们陷入了思维逻辑的矛盾之中。

    “你们回去之后再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不用来学院,巳时的时候在崇文门的城门楼下集合。”

    李远带着这个问题回到了家,他是北平府中一位参议的儿子,算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同时也是他们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他的大哥都已经被推举到涞水县做官了。最小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受宠,李远也不例外。

    虽说他老爹参议这官听起来不大,但好歹也是位居从四品了,按说给自己孩子请个好老师不成问题。就算不请老师,由他自己来给孩子授课也绰绰有余,毕竟也是洪武六年的举人出身。

    但这位参议为了讨好自己的顶头上司,于是就把自己的小儿子送去了刚开的北平学府上念书。

    虽然把孩子送走了,但身为一个称职的父亲,每天还是要检查孩子的学业进度的。今天看着李远低着头一边思考着什么一边走进家门,以至于都没有像往常一样跟自己见礼,他就知道自己儿子一定是碰到什么难题了。

    “远儿”

    父亲的声音把还在思考的李远从沉思中拉了回来,连忙对父亲行礼问好。

    “为父看你眉头紧锁,可是学业上遇到什么困难了?说来听听吧。”

    当下李远就把课堂上的问题给他父亲陈述了一遍,期待着他父亲能为他答疑解惑。谁知,他父亲听了之后显得十分不愉。

    “这学府到底都在给你们教一些什么东西?这种没有意义的问题也需要思考吗?”

    “可是父亲大人,这道理确实说不通啊。”

    “有什么说不通的,你去拿一张纸,再拿一块石头,当然是石头先落地啊。”

    虽然认为父亲说的有道理,但李远还是没有被说服。

    “纸虽然是这样,但如果是一块木头和一块石头呢?”

    “那只是因为这俩重量差距不会太大,你看不出来速度差别而已。”

    直到晚饭后李远还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叫人找来一块铁锭,和一块木头。

    “既然你这么纠结,那不如就拿这俩东西试一试吧。”

    李远接过铁锭和木块,在手里掂了掂。虽然木块体积比铁锭大了一些,但重量却轻了很多。

    随后他双臂伸平,随后在父亲的注视下松开了双手。

    砰

    铁锭和木块几乎同时摔在了地上,李远转头看向了父亲,等待着他的解释。

    “这...这是因为下落的距离太短了,还拉不开差距。”

    李远随即看向了外面,他父亲顺着他的目光,发现自己儿子的意思是要爬到屋檐上。

    “......”

    “父亲,大诗人陆游可是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日孩儿一定要试上一试。”

    看自己儿子态度这么坚决,虽然认为这么做毫无意义,但还是叫仆人搬来梯子。

    本来是想让仆人上到屋檐上去尝试的,但拗不过李远的坚持,最终还是由李远亲自来做。

    屋檐大约有一丈五尺的高度,站在边上往下看还是有点吓人的。

    李远双腿稍微有些颤抖,不过手里的东西却拿得很稳。

    “我要松手了啊。”李远对下面的父亲说。

    由于天色已黑,为了能看清情况,仆人们点了许多灯火放在房子周围。微风一吹灯火变得有些摇曳,不过却把李远那坚定的小脸照得通红。

    “你松手吧,我们看着呢。”父亲回应道。

    几个呼吸的功夫,结果就出来了。院子里看着结果陷入了一片沉寂,仆人们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李远顺着梯子爬了下来,对父亲得意地说道:“父亲你看,两个是同时落到地上的。”

    他父亲还不信邪,又让仆人们爬上去试了好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眼前这违背生活常识的结论让大家不敢相信,却又说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类似的事情今晚在北平城内其他人家里还发生了很多次。

    小孩子的好奇心是最旺盛的,每个人都经历过问自己父母十万个为什么的岁数,好多父母没有耐心回答自己的孩子那些看似幼稚的问题,还有好多问题他们也不知道答案。幸运的是,李远他们遇上了没有一口扼杀孩子好奇心的好父母。

    第二天上午,学生们早早地就聚集在城门楼底下了,他们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这位校长想干点什么非常好奇。

    朱棣已经提前跟城卫打好了招呼,是以卫兵们看到这么多人聚集在城门楼底下也没有让他们离开。人类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看热闹,当来往的行人发现有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时,也都纷纷停下了脚步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学生在等待的时候也没闲着,认为下落速度和重量有关系的学生和认为没有关系的吵了起来。认为有关系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同时在他们把这个问题告诉看热闹的人们之后,这些人很快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你们这些学生整天没事干,就思考这种问题?”

    “没关系党”虽然人数占劣势却不甘示弱,李远就带头反驳道:“昨天我和我父亲就在家里尝试过了,一块铁锭和一块木头真的是同时掉在地上的,你们不信可以去问我爹爹。”

    围观看热闹的人不识得这是谁家儿子:“哪来的黄口小儿,尽在这里胡说八道。”

    小孩毕竟脸皮薄,被这么多人一说,竟是急得要落泪了。

    突然李远眼睛一亮:“父亲!父亲!孩儿在这里呢。”

    众人顺着他面朝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是一大帮官员走了过来,赶紧往两边散开。

    原来李远的父亲今早往官府一坐就发现大清早本来应该各忙各的,然而却有一团人聚在一起议论着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这些人都是孩子在北平学府上学的家长。看来都是被昨天晚上孩子突然来问的问题给整懵了,于是几个人一合计,干脆组了个团去看看这个姚广孝到底想要干什么。

    他们这一去不要紧,好多本来不知道这事的官员一听,也觉得挺有意思的,便也都跟着去了,是以组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队伍。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一看有这么多大官都来了,虽然不敢再说些什么,却没有散去。他们更加坚信了等会儿会发生非常有意思的事。

    没过多一会,朱棣也来了。这么多人把城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外边的人进都进不来了。城门官干脆直接下令把这个城门暂时封闭,在外边安排人把想要进城地人往别的城门疏导。

    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姚广孝带着他的两个球出来了。从外表看上去两个球除了一个是木头的,一个是金属的以外,在大小上几乎没什么差别。

    “没想到今日聚集了这么多人,诸位可能有所耳闻,今日贫僧就会给各位证明到底重量会不会影响下落速度。”

    听到姚广孝这么说,底下的百姓纷纷议论开来。那些官员倒是因为昨天晚上就在家里尝试过了,所以对结果已经有了猜测,不过他们也很好奇从城门楼上往下扔会发生什么事。

    “贫僧还请燕王做个见证,请王爷检查一下这两个球重量是否有什么问题。”

    朱棣笑呵呵地走上前去,每个都仔细检查了一番。

    随后说道:“重量确实不同,这个铁球明显重于那个木球。”

    “既然如此,那贫僧就派人把球搬上去了。”

    片刻之后,两个负责搬运的士兵出现在城垛之上。围观的人们都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即将发生的一切。只听一声令下,两个球同时从士兵手中脱落,从空中落了下来。紧接着,围观的人群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这两个球居然同时着地了。

    “这不可能!”

    有些人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刚想要质疑,突然想起来王爷亲自检查了这两个球,再加上铁球落地的时候把地上的砖都砸碎了。这让他们尽管依旧不相信,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啪啪啪啪

    朱棣率先鼓起了掌。

    “今日可真是让本王大开眼界啊!道衍大师可知这究竟是为什么?”

    “恕贫僧愚鲁,虽然知道会这个结果,却不知这其中的原因。”姚广孝是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他本来以为朱棣会做出解释,没想到朱棣却对着所有人说:

    “若是有任何人能解开这个谜题,本王赏银百两,这个承诺长期有效。”

    “这两个球就放在原地不要动了,若是有人不相信,可以过去看一看它们分量到底一不一样,也不要说本王欺骗你们。”

    这可是一百两真金白银啊,围观的百姓们不由得眼热了起来。大部分人几辈子也不会有这么多财富。这还是王爷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许下的承诺,定不会欺骗。

    比他们更激动的是那些学生,大部分学生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又看见李远等人在那里得瑟,心里的错愕就逐渐转化为了怒火。

    “你们走着瞧,我们肯定能比你们先发现这其中的机巧。”

    “谁怕谁?那就比试比试呗。”